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今日田螺人工养殖有激素吗(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2-08-31 16:30:18邓伯之来源:

导读大家好,小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田螺人工养殖有激素吗,田螺人工养殖技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生活习性:田螺...

大家好,小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田螺人工养殖有激素吗,田螺人工养殖技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

2、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3、繁殖习性: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

4、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

5、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

6、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

7、种螺放养: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8、最好有流水。

9、养殖池建造。

10、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

11、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

12、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

13、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14、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

15、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16、养殖水体: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

17、田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

18、当水温超过40℃,田螺即被烫死。

19、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

20、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21、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

22、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

23、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24、饲养管理: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

25、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26、日常管理: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

27、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

28、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29、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30、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

31、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

32、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