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知识 >正文

阿里电商下半场,京东化?

发布时间:2023-03-07 16:42:34鲁全鹏来源:

导读 (me疫情放开后,业绩趋于疲软下的阿里已经开始出击了。文/每日财报 百川近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财务报告。去年四季度,在疫情...

(me


疫情放开后,业绩趋于疲软下的阿里已经开始出击了。

文/每日财报 百川

近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财务报告。去年四季度,在疫情波动影响下,阿里巴巴整体稳中有进,实现了收入同比2%的稳健增长,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6%,均超市场预期。

去年年末,阿里CEO张勇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指出了阿里2023年的关键词:“进”。很明显,疫情放开后,业绩趋于疲软下的阿里已经开始出击了。不过,如今的电商行业已经不是4年前了,而阿里要想“进”,也只能是“知难而进”。

因为,四年前拼多多全年GMV(商品成交额)才刚到1万亿元,不过是阿里中国零售GMV的15%。而当时抖音还是阿里的合作伙伴,为淘宝进行一波又一波的引流。如今,三年疫情影响下,拼多多2022年的GMV预计超3万亿元,抖音电商GMV接近1.5万亿元。两家公司的GMV相加,相当于阿里国内电商业务的50%以上,这还不算其他电商平台的GMV。

而且,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大量消费将回到线下商场、街区,电商市场难免会被冲击,增速放缓,甚至收缩也将可能出现。可见,在电商领域,阿里2023年的“进”,该是有多难“进”。

核心业务下滑

资料显示,2021年年底阿里对其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更新了业务划分口径,业务板块细分为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

其中,“中国商业”业务为阿里的核心业务,囊括了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及阿里健康等中国零售商业业务,以及包括1688在内的批发业务。

《每日财报》注意到,核心业务依然是阿里最赚钱的业务,除此业务外其他业务都还在亏损。财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该板块占总收入的69%。尽管如此,但该板块业务依旧面临京东、拼多多、抖音以及其他电商或短视频平台的冲击。

据财报,四季度这一版块中的客户管理业务收入下滑9%至913.44亿元,这也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下滑且有扩大的趋势。而另一边的京东和拼多多则在稳健增长,包括唯品会也是。可以说,这也是本期财报最值得忧虑的一点。

其他板块方面,国内商业直营及其他部分的收入增长了10%至744.21亿元,主要是高鑫零售、天猫超市和盒马贡献的增长,但这部分的收入本质上是增收不增利的低毛利业务。

菜鸟是目前营收增速最高的一块,四季度增长了27%至165.53亿,但收入的占比只有7%,而且亏损还在继续。本地生活业务上增速虽为6%,但整体上利润仍旧在亏损。

最后,被寄予厚望的阿里云,本季度的收入增速只有3%,经营利润亏损14.95亿元,经调整EBITA是3.56亿。而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收入下滑6%至75.86亿,经营利润亏损10.24亿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财报中阿里的七大业务板块,除了中国商业及菜鸟外,其他都在亏损。显然,这对一家巨头公司来说若长此以往并非好事。因为之前其核心业务涨势凶猛,可充当其他亏损业务的现金牛,而现在核心业务呈现疲软态势,对未来发展肯定带来不利影响。想必,这也是张勇在去年底为何着重强2023年的关键词是“进”的原因。

竞争不断加剧

多年前,马云曾说“现在的阿里巴巴很孤独,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但如今,阿里巴巴很明显的进入了一个“竞争”的环境中。

2019年11月,阿里第二次赴港上市,张勇发了自己就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后的第一封致股东信,他描述了20岁阿里的新起点,和升级后的愿景——阿里要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不止如此,在2021年农历大年初一,拼多多App的日活跃用户数还首次超过了淘宝 App,拼多多 2.59 亿,手淘 2.37 亿。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拼多多的月均日活已稳定超过了手淘。同时,由于抖音电商的持续增长,2022年一季度,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超过阿里成为中国第一。

进入2023年,竞争似乎更加激烈,先是抖音低调上线了线上超市,接着最近京东推出“百亿补贴”,虽然矛头主要指向拼多多,但不能说对阿里没影响。而拼多多也于近期开启了“农云行动”,这一切看似都对阿里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影响可能会逐渐被放大。

此外,本地生活服务作为阿里核心电商的重要版图,除了亏损外,竞争也在加剧。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对手除了美团外,抖快也在加紧布局,甚至京东也透露了布局外卖的计划,这对阿里而言可谓是腹背受敌。

同时,以抖、快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也一直都在对传统电商发动着持续攻势,不断在鞋服、化妆品、零食等领域进行蚕食。可见,现在的阿里不用打开望远镜,都满是对手。

所以,在步入2023年之际,阿里将工作重心在2022年“从交易走向消费”的方向上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用户黏性和时长,提供消费的丰富度,直播、私域、内容化三个战略都是其中的手段;二是提升商品性价比,包括市场机制的设计、各类营销产品,淘特农产品、工厂货直达消费者的业务模式突破,今年新提出的价格力战略将聚焦于此;三是本地零售战略,通过本地供给和本地物流履约,配合淘鲜达、淘菜菜等去做高频刚需、日用品必需品的即时需求。

可见,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阿里也是早有预料,并做了应对策略。

“京东化”趋势明显

“我在这儿愿意跟大家打个赌,自己采购、自己销售、自己做物流,这样的模式走不了很久。”

“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多年前马云在淘宝全员沟通会上的讲话。

面对马云的质疑,刘强东曾回应道:“京东的商业模式才是最健康的,阿里未来肯定会向京东的商业模式学习”。

当然,在那个时候整个电商行业还处于跑马圈地的前期阶段,巨头们也都愿意将快速扩张放在第一位,所以轻资产的平台模式便成为了首选。而且,在那个用户疯涨的时期,马云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大家都忙着扩张地盘的时候,京东物流一亏就亏了12年。

如今,当电商交易开始回归本质,行业正在穿越周期的时刻,自营模式反而发挥出了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原本对自营模式不屑一顾的阿里,也开始想方设法地打造自营品牌。

《每日财报》注意到,近几年阿里一直在进行自己的自营品牌建设,目前主要聚焦于自营电商和直营物流两个板块。2021年阿里将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升级为B2C零售事业群。其中,B2C事业群的供应链成立单独部门,这意味着阿里在淘系之外,成立了规模对等的自营业务。

2022年阿里正式上线此前便启动的自营项目“猫享”。“猫享”首先从3C品类开始推进,如今已经覆盖食品、服饰、美妆、家具护理等各个品类,在流量入口上,“猫享”占据天猫APP上部菜单栏的中间位置。

之后,阿里还上线了“猫速达电器”和“喵满分”两项自营业务,用来逐渐提高其自营业务的影响力。此外,去年8月阿里还将“丹鸟”更名为“菜鸟直送”,这意味着阿里的自建物流也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同时,去年底,阿里还首次将“消费者购物体验升级”写进了财报。这说明,阿里真正意识到了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的重要性。当然,这也从侧面反应出阿里确实在不断向京东靠近。而这些也似乎都在印证刘强东当年所说的那句“马云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学京东,不断增加自营”。(每财网出品)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财报网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