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机 >正文

“师生同考”,我不怕,但不愿

发布时间:2023-03-10 16:18:58甘朋娜来源:

导读原标题:“师生同考”,我不怕,但不愿01又见“师生同考”!3月8日,安徽六安,70位高三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有网友担心:“那么问题来了,...

原标题:“师生同考”,我不怕,但不愿

01

又见“师生同考”!

3月8日,安徽六安,70位高三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

有网友担心:“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考不过学生?”

如果是我,我一点儿都不担心。

自己所教的学科,我有足够的信心得满分或接近满分,应该比大多数学生强,也应该比大多数老师强。

说实话,从大学毕业入职那天,我就盼望着学校能每年出题考考老师们,我好显摆一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不过,如果学校也组织所谓的“师生同考”,我却不太愿意参加。

02

也许是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在作怪吧,我觉得,“师生同考”或多或少有点不尊重老师。

平时老师在讲台上,在学生面前,都是以权威的形象出现的。

现在让老师和学生同时考同一张试卷,是把老师和学生放到了同样的位置。

在学校领导的眼里,可能我等普通老师和普通学生一样,都是人家管理的对象。

但在我们老师的心里,还想保持一点点面子不是!

同时,学生看到这样的景象难免会有好奇,心里难免嘀咕:“老师是不是也有不会做的题,甚至考的还不如我们?”

03

有人也许会说,如果老师连学生都考不过,那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

老师会做题、能做题,不一定教学能力就强。

比如我自己,虽然做题能力不谦虚点说堪称一流,但教学水平很一般。

很多做题没有我厉害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比我好多了。

一般来讲,老师教学生,除了自己会做题以外,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让所教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拿到最好的成绩。

老师本身做题能力的好坏,并不是判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金标准。

就像很多著名的足球教练,当球员的时候不一定是一流球星,现在下场更是踢不过自己的队员,但照样可以把自己的球队带上冠军的宝座。

青出于蓝而胜过于蓝,这本身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常态。

老师把学生都教得比自己强,那不叫没水平,那叫有水平。

04

个人感觉,理科老师做自己所教科目试卷的话,应该都能拿到高分。

因为理科的规律性更强,常年教高三的老师,各种题型都见过N多遍,应该问题不大。

就算拿不到满分,也应该大差不差。

但文科的话,则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语文的阅读理解,别说是语文老师,网上报道过不止一次,让所选材料的原作者来做,也得不了几分。

比如作文,教语文的老师也不一定就能在考场上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05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师生同考”其实没啥意义,除了能让学校领导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对教学的帮助不大。

至于采访中的那位老师说“通过定时考试,老师也能感受一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后面再讲题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我觉得纯粹是场面话。

作为老师,做学生考试的试卷那是规定动作,不用学校安排也要做。

要是这事儿都要等学校统一安排,以前都没有自己主动做过,那肯定是不负责任的老师。

其实相对于“师生同考”,我更希望学校的领导也能任课。

想了解学情和教情,最好的办法是走进课堂,走上讲台。

校长主任们也都任节课,也都教教毕业班,没事也多做做题,比光站在那儿指挥更有利于教学和管理。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