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正文

今日原型法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区别(原型法)

发布时间:2022-06-30 05:51:57孙进彦来源:

导读大家好,小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原型法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区别,原型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改善用户和开...

大家好,小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原型法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区别,原型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改善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沟通。

2、在传统的开发方法中,客户主要通过阅读大量文档来了解系统,然后向系统分析师表达他们对系统需求的意见。

3、原型法向用户展示了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

4、用户看得见,摸得着,能清楚地把自己的意见告诉系统分析师。

5、2.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结构化方法强调面向用户的观点。

7、而用户参与较多的,则是系统分析阶段。

8、原型法用于系统开发,用户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随时提供现场一手资料,帮助开发者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10、3.识别动态用户需求。

11、我们知道,的系统分析的困难之一是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沟通。

12、尤其是对于的一些动态需求,不太容易用语言来描述。

13、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验证这种不易用通用语言标准化对话的动态需求。

14、4.启发衍生用户需求。

15、部分功能用户在系统投入运行前无法提前知晓。

16、刚发明复印机的时候,人们以为它的作用只是代替复写纸。

17、在实践中,意识到远非如此,以至于今天的复印机一直被广泛使用。

18、信息系统也有类似的情况。

19、衍生需求是指系统投产后用户提出的需求。

20、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原型系统可以激发用户的新需求,并把这些需求告诉开发人员。

21、决策支持系统经常有这样的需求,适合用原型法5开发。

22、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23、原型法是面向用户的。

24、更有效地识别用户的需求。

25、不仅大大缩短了系统分析的时间,也减少了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误解。

26、从而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风险。

27、原型法也有它的缺点。

28、原型法不像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那样成熟且易于管理和控制。

29、原型法需要自动化工具来支持它。

30、由于大量用户的参与,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对原型的评价标准是否完全合理。

31、在修改的过程中,倾向于偏离原型的目的。

32、在用户看到样机的功能逐渐完备后,认为样机可以在线使用,却忽略了样机对实际环境的适应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等。

33、直接将原型系统转化为最终产品。

34、这种在提前交付产品的结构缩短了系统开发时间,但损害了系统质量,增加了的维护成本。

35、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型法在的优势在于它能更有效地识别用户的需求。

36、对于分析难度大、技术难度不高的系统,适合由原型法开发,而对于技术难度远大于分析水平的系统,则不宜使用原型法。

37、一般来说,原型法和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相结合,并使用原型法进行需求分析。

38、以修改确认后的原型系统作为系统开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系统规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