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正文

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为何黯然离场

发布时间:2023-02-21 11:36:00诸绍义来源:

导读波音747交付阿特拉斯航空仪式现场。近日,波音公司最后一架747飞机交付阿特拉斯航空,标志着这一机型半个多世纪生产历史的结束。至此,波音...


波音747交付阿特拉斯航空仪式现场。

近日,波音公司最后一架747飞机交付阿特拉斯航空,标志着这一机型半个多世纪生产历史的结束。至此,波音747的生产数量停留在1574架。同样作为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的“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也于2021年停产。事实上,这不仅是747和A380的落幕,也是四发宽体客机时代的结束,类似的四发宽体客机A340、伊尔-86、伊尔-96等早已停产。

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为何匆匆离场?

未来什么机型可能成为航司的新宠?

01

“空中女王”“空中巨无霸”

淡出历史舞台

747的生产始于1967年,是世界上第一种双通道飞机和超大型飞机,曾拥有“空中女王”的美誉,其独特的机头隆起设计和上舱载客能力赢得了航司的青睐。可以说在那个时代,747成为了真正改变世界的飞机,它使得航空公司能够提供跨洋直飞服务。


阿联酋航空A380客机的机上酒吧。

2007年,半路杀出的A380接替了747“最大”的位置,无论从体量还是载客量都超过了747,成为全球最大的喷气式客机,被称为“空中巨无霸”。A380通常搭载约500名旅客,双层客舱、宽敞的空间让其机舱内拥有多样化的功能分区。

据了解,A380项目总投资约250亿美元,有数据统计,至少要销售420架才能实现该项目的收支平衡。然而,A380的实际交付数量却远不及空客此前预期的1000架,仅交付了250多架。

虽然曾经举世瞩目的“巨无霸”们已经停止生产,但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大型民用航空器,它们汇聚了领先的航空航天企业及其全球供应链。无论是A380还是747都对全球民航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部分创新技术也将被用于后续机型上,为旅客提供更好的飞行体验。

02

为什么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停产


最后一架747飞机离开埃弗雷特工厂。

747和A380的停产,并不意味着飞机本身不好,而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巨无霸之所以被航司“抛弃”,主要是因为造价昂贵。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认为,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航空制造公司和航空公司都难以“消化”这种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

从技术方面分析,发动机在推力和可靠性相比之前已有很大进步,目前发动机的推力就足以推动双发宽体客机跨越两大洋,同时也可以满足飞机运行的安全性要求。

《航空知识》2022年合订本

火爆发售中!

另一方面,全球航空市场的运输模式也在不断变化。A380项目初期,空客预计未来一些重要枢纽航线上的客流量会急剧增加,商业航空可能会转变成以枢纽航线为中心,再辐射到周边中小城市的航线模式。因此,空客A380的市场定位为拥有超大客容量、执行超远程航线的超大型客机,直接连接世界上距离较远的枢纽航空中心节点。但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全球航空运输业严重萎缩,任务柔性好且航线适应性强的飞机的市场需求量扩大,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的市场空间被压缩。

显然,空客这一研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现阶段,超大宽体机赖以存在的“枢纽摆渡式”航空运输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点对点”的时代。“国际枢纽机场的航线时刻都是比较饱和的,因此‘点对点’的航线模式也符合航班时刻分流的需求,同样也更适应旅客多样的出行选择。”韩涛说。

其次,这种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的起降吨位和机型尺寸大,对起降机场的要求“苛刻”。A380双层客舱的布局导致在上下客时,机场必须提供专业的登机廊桥配合服务,只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机场才能够满足其起降要求,此外不少机场为了达到A380起降的条件,还要改造跑道。遇到需要备降的特殊情况,可供A380降落的机场十分有限,多数情况下,它只能选择返航,这一系列门槛都进一步收窄了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的市场范围。

03

什么样的机型更受航司青睐


阿联酋航空接收第123架空中巨无霸完成A380机队组建。

当下,燃油经济性更好、航程更远,但是座位无需更多的飞机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此外,用“小飞机”飞大航程也正在成为航空公司的新选择。

韩涛认为,在航空企业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谁的飞机更省油、运营成本更低,维护保障更便捷,谁就更具备竞争优势,比如远程窄体机有望成为许多航司青睐的机型。

目前,能够承担洲际航线这样长距离飞行的飞机已经不再是宽体机的专属,先进的窄体机也能担此重任。比如空客的超远程型飞机A321XLR(Xtra Long Range),航程最高可以达8700公里。

去年,空客A321XLR完成一次13小时15分钟的超长试飞,这次试飞展现了它执行洲际航线的无限潜能,首飞时就已获得超过500架订单。

“又能飞远距离,还能省钱,这种飞机是航司最喜欢的一类机型。”韩涛解释道,投用一架飞机的费用,不仅包括飞机本身,还有运营、航材储备、储备人员培训会等,同等情况下如果把宽体机替换为窄体机,将为航司节省一大笔钱。而且窄体机的机票价格还有更大的下降空间,低价机票可以引来更多客流。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联手研制的CR929,其设计定位就避开了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的弯路。CR929基本型航程为12000公里,标准三舱280座,“这个座级的飞机实际上对标的是现在的宽体机,但不是类似于A380、747这种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飞机制造不能单纯地追求‘大’,或者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技术,远离了市场需求。”

韩涛认为,四发大飞机时代的结束也许会给国产大飞机CR929带来一些启发,比如进一步提高飞机设计的灵活性,增加设计延程型版本,解决飞机不经停、直飞的需求;另外,还可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的客舱结构选择。对于低成本航空公司,可以改为全经济舱布局,把280座扩展至更多座位,专门运营热点城市间的通勤航班;对于客货兼营航空公司,提供客舱快速改装成货舱的版本,及时满足货运旺季时的运输需求。

作者|记者 刘玢妤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交通报

注: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