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问答 >正文

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2-08-07 22:36:53诸英厚来源:

导读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阅读《...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8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7题 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

2、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8、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

10、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12、 2.理解填空。

13、(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

1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6.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15、7、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16、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17、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18、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19、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1-6题 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0、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2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23、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饮辄( )尽,期( )在必醉。

2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

25、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 )也。

2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28、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不汲汲( )于富贵。

29、”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

30、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1、 2、翻下列句子。

32、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3、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4、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5、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6、 3、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5、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 6、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37、 三、阅读《马说》,回答1~5题。

3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0、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4、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45、 ①故虽有名马 ②不以千里称也③才美不外见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⑤策之不以其道 ⑥其真无马邪2.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6、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7、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理解填空。

48、 ①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②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49、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50、 4.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理解: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51、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我选第 题,我的看法是: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5题。

52、 余幼时即嗜学。

5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5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5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57、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8、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9、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60、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2、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6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6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6、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8、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69、 ①弗之怠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③援疑质理 ④卒获有所闻⑤同舍生皆被绮绣 ⑥腰白玉之环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70、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1、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2、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我的概括: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我的感受: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73、(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74、 我的积累: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的观念:五、阅读《小石潭记》,回答1~6题。

75、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7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77、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7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9、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0、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8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82、似与游者相乐。

8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5、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7、 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88、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89、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0、 ②凄清寒骨,悄怆幽邃。

91、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92、 我的理解:4.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我的理解:5. 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93、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94、 我的职业创意:6.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95、(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96、 我的积累:我的赏析: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97、 我的看法:六、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98、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9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00、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0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2、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3、是进亦忧退亦忧。

10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0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06、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③把酒临风 ④吾谁与归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07、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8、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9、 3.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110、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111、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113、 4.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114、 我的赏析:5.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115、 我的探究:6.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

116、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我的抱负:七、阅读《醉翁亭记》,回答1~6题。

117、 ①环滁皆山也。

118、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19、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20、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2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12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2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2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6、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12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2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9、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30、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3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3、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34、 ①林壑尤美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醉翁之意④晦明变化者 ⑤伛偻提携 ⑥颓然乎其间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35、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36、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37、 3. 理解填空。

138、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39、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4. 根据课文内容,我能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141、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欧阳修___ __ 5.第③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其中主要画面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6. 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

142、(写要点即可) 我的解说:八、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题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143、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144、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45、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6、⑤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47、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

148、⑦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149、⑧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50、 1.给下面的字注音。

151、 ①偕( ) ②廿( ) ③堤( ) ④鹄( ) ⑤峦( ) ⑥鬟( ) ⑦曝( ) ⑧罍( ) 2.找出作者描述返回大自然时欢快的心情的句子,写下来: 3.写出语段中描写山水的比喻句。

152、 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 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 4.本语段春光中人物的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 5.本段主要是写城郊之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155、作者抒发的是[ ] A.歌赞春光明媚。

156、 B.赞美满井山清水秀 C.抒发春游感慨。

157、 D.抒发春游时悠然轻松之喜悦 6.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

158、 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59、( )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未之知也。

160、( )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161、( ) ④泉而茗者。

162、( ) 7.此语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生活朝代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

163、 参考答案 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奔:飞奔的马 轩:高 邈:远 戾:至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木的枝干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深、急;高、多、寒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64、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165、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66、 5、由总到分 (二)略 (三)1.①即使;②因为;③通“现”,显现;④等同,一样;⑤驱使;⑥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67、2. 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68、4.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

169、5. ①扣住“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

170、②围绕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回答即可。

171、 (四)1.①放松;②填塞,充满;③询问;④终于;⑤通“披”,穿;⑥腰佩。

172、2. ①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却穿者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

173、3.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174、4. 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即可。

175、5.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76、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177、②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178、 (五)1.①向西;②大约;③因为,凄清;④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179、2.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②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180、3.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先发现石潭,再写潭中景物,然后写小潭的源流,最后写小潭的氛围。

181、4.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182、5. 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

183、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

184、6.①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8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86、”②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187、 (六)1.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④归依。

188、2. 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189、3.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90、4. 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

191、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2、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

193、6.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94、 (七)1.①特别;②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③情趣;④阴暗;⑤驼背,指老人;⑥醉醺醺的样子。

195、2.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②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196、3.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97、4. 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198、)5.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199、6. 可以介绍“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

200、 (八)1.(略) 2.①厉害 ②耽误 ③能够 ④潇洒 3.D 4.①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 ②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浮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的一样 5.(略) 6.若脱笼之鹄 7.波色乍明……镜之新开 山峦为晴雪……之始掠也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 9.D 10.①并列 ②转折 ③顺接 ④顺接 12.《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 中郎 明 《袁中郎全集》。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