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资讯 >正文

古代玉器中的“羊脂玉”究竟有多珍贵

发布时间:2023-06-02 16:58:55逄娴杰来源:

导读 原标题:古代玉器中的“羊脂玉”究竟有多珍贵 中国玉器的历史...

原标题:古代玉器中的“羊脂玉”究竟有多珍贵

中国玉器的历史悠久而漫长,早在距今8000余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玉器的制作方法。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新石器时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就出土有2件弥足珍贵的玉玦。

玉玦的材质为闪石质玉石,距今足足有8200多年,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新石器时期玉玦。

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玉文化的萌芽,玉器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由于玉石资源的稀缺和珍罕,各种玉石原料也越来越为古人所珍惜和重视,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和田玉。

历史上和田玉因其原生玉矿出自昆仑山脉又被称为“昆仑玉”和“于阗玉”,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和田直隶州,从此才开始被称为“和田玉”。

一直以来,和田玉中的顶级白玉又被称为“羊脂玉”。尽管大名鼎鼎的“羊脂玉”名扬四海、妇孺皆知,但是在中国古代,用“羊脂玉”雕琢而成的玉器究竟价值几何?难道真的像古代文献中所形容的“价值连城”吗?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将视线转回遥远的古代,一起看看古人的价值观念中,“羊脂玉”究竟有多么珍贵。

关于羊脂玉的价值,不同历史时期的“汇率”都不尽相同。

比如社会动荡的战乱时期和风调雨顺的和平年代,同样的玉石便可能被赋予截然不同的价值,其差异甚至达到天壤之别的程度。

由于中国玉器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神玉”时期和商周两汉的“王玉”阶段,到了宋代,玉器才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民玉”时代。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除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之外,历史文化背景也是衡量羊脂玉价值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随着玉文化的萌芽,玉器从石器当中剥离出来,不再承担实用工具的功能,而是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在原始宗教中被赋予与天地人神沟通的“神玉”属性,从此玉石便拥有了独特的贵重价值。

到了商周时期,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发展,社会的权力和财富开始逐渐集中,这时的玉石不仅具有宗教性质,同时更代表着身份地位和社会财富。

在那个时代,普通民众是没有资格使用玉石的,玉石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

在这样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玉石的价值也随之被突然放大,不仅成为了统治阶级“攻伐四方”争战劫掠的重要物资,同时还保持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具备着神奇的精神价值。

以至于商纣王鹿台自尽时,身上都带满了玉——“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到了风雷激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东周王室的衰微,天下诸侯各自为政,拼命发展自身势力。

这种国家形势的剧烈变化推动了诸侯国的社会变革,并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玉器生产也得以蓬勃发展,中国玉器从质量到数量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此时象征着社会财富和身份地位的优质白玉,成为了诸侯贵族争随相觊觎的重要资源,其价值也随之被无限放大,甚至真正达到了“价值连城”的程度。

公元前283年,秦昭王听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一时间各种羡慕嫉妒恨,作梦都想将其据为己有。

于是秦王和赵王商量,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块玉璧。

这就是成语典故“价值连城”的出处。

赵王感到很为难,交换怕秦国耍赖,不换又怕挨打,辗转反侧急得睡不捉觉。

后来好不容易有谈判专家蔺相如出面,表示愿意负责这个国际贸易项目,并由此演绎出一场“完璧归赵”的历史大剧。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尽管传说中的“和氏璧”并非产自昆仑山脉的羊脂玉,但“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玉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具备了等价交换的价值,并且价格高昂到“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夸张程度。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贵族们对待玉石,尤其是上好的羊脂玉,都表现出极为珍惜的态度,并且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的价值观点。

例如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就出土过数件经过精心修补的玉珩。

这些当时不小心被损坏的玉器,在古人眼中一定是非常珍贵的,也正因如此,历史上才会出现为数众多经过精心修补或改制的古代玉器。

到了汉代,随着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玉石的价值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了将来自新疆的优质昆仑玉与其它地方玉料加以区分,特意将其称之为“真玉”。

汉代中央政府曾专门颁布过法令,规定诸侯王及贵族随葬玉器中“真玉”的使用比例不得超过30%,大部分玉器应以其它“地方玉”原料制作,否则属于严重僭越行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一方面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说明和田玉当时受到了社会上层的高度重视和格外珍惜。

到了隋唐时期,尽管朝廷已经允许民间开办治玉作坊,但对和田玉原料的管控却依然十分严格,因此唐代民间玉器所用玉料绝大多数仍以各种地方玉料为主。

宋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期。

随着宋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田玉被官方垄断的局面终于彻底结束,玉器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民间,成为商品开始参与流通,这也意味着羊脂玉从此更加商品化,其价值也由原来的象征价值转变为更加直接和具体的商品价格。

由于时隔久远,关于两宋时期羊脂白玉的实际价值已难以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其它历史侧面来一窥究竟。

央视98版《水浒传》中就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历史细节,在98版《水浒传》中的第9集“杨志卖刀”一节中就有这样的剧情,官场失意的杨志拿出全部积蓄,特意订制了一对羊脂白玉瓶,欲送给太尉高俅,高俅询问此瓶的价格,杨志答道大约花费白银五、六百两。

北宋时期一两白银的购买力换算成现在人民币大约为500元左右,这也就是说杨志订制的一对羊脂玉瓶,大约价值现在的人民币30万元左右。

到了明清之际,随着古代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玉器迎来了历史性的繁荣鼎盛时代。

和田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主流玉料,受到当时人们的大力推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田玉中的顶级白玉“羊脂玉”,更是成为了明清玉器中炙手可热的追捧对象。

明代史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就记载了其叔父张尔蕴曾得到一枚治玉名家陆子冈琢制的碧玉簪,有人出价三百两白银,张尔蕴仍不愿转让。

要知道,明代普通人的年收入不过20两白银,按照购买力换算,晚明时期一两白银大约相当于今天800元人民币,三百两白银就相当现在的24万元人民币。

可见明清时期玉器价格之昂贵,而“羊脂玉”作为顶级和田白玉,又正值全民热捧玉器的鼎盛时代,其价格之贵重也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和田白玉作为最主流的玉石品种,始终担当着中流砥柱的核心角色。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文化中白色象征着圣洁、坚贞,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社会文化尤其推崇“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而羊脂玉纯净莹洁、温润浑厚的出众玉质,恰好完美地契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诉求,因此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顶级玉石原料。

羊脂玉的价值所以因其出众的玉质和深厚的内涵,最终成为众多玉石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