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惊蛰:惊蛰春雷响 农夫闲转忙

发布时间:2023-03-06 16:31:29魏柔玛来源:

导读惊蛰是阴历一月后半到二月前半期的时候,“惊”指“惊醒”、“蛰”则指“虫类藏在土中”。所以,“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

惊蛰是阴历一月后半到二月前半期的时候,“惊”指“惊醒”、“蛰”则指“虫类藏在土中”。所以,“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常常作为春天的季语所使用。

唐朝诗人韦应物也认为惊蛰是春天逐渐来临的表现,并创作了《观田家》这首汉诗。


虽然比惊蛰早两个节气的“立春”才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但让昆虫苏醒,万物复苏的惊蛰让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春天的开始。除了打雷和昆虫之外,在中国还有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三种惊蛰节气特征。

首先,“桃始华”是指桃花开放的时期,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春风再次吹向大地,桃树沐浴着春雨,鼓起花蕾,惊蛰后,逐渐开花。说到花,其实上海的市花白玉兰也是在惊蛰时节开放的。

接着是“二候仓庚鸣”,指的是黄鹂开始鸣叫,寻找伴侣了。黄鹂的鸣叫还被写入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习性是雄鸟雌鸟共居共飞,所以也被视为“夫妻美满”的象征。


最后,来看“三候鹰化鸠”,也就是“老鹰”变为“布谷鸟”的意思。古人以为凶猛的鹰因为春光明媚而变身成了布谷鸟。另外,在中国还有“布谷声声催耕”的说法,布谷鸟就好像是在催促着农家们赶快去田里耕种。

而在日本,惊蛰的第三候有些许改变,叫做“菜虫化蝶”,也就是幼虫羽化成蝶的意思。在中国和日本,惊蛰时期的统一特征就是雨水变多了。其实,关于惊蛰时节打雷下雨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地区大旱,旱田干裂,连续多年不下雨。当地人们每天都向神明祈求下雨,于是玉皇大帝命令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结果,小龙跃入河里就完全忘记了播雨一事。这时,村子里一个叫水生的青年听闻此事后,找来一根降龙棍搅动河水,把龙从河里钓出来的瞬间天空立马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终于,下起了雷雨。


这个雷也叫“出虫之雷”,通常指的是立春后的第一声雷。不过“出虫之雷”也会唤醒害虫,所以惊蛰时节在中国一些地方有除虫的传统习俗,此外,中国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在中国,“梨”与有着分别之意的“离”发音相同,有着远离害虫,在天气多变的春天远离疾病的美好寓意。所以最推荐大家做的惊蛰料理是冰糖炖雪梨。

所需食材:

一个梨、适量冰糖

首先将洗净的梨去皮,并将梨切成两半,里面的核也要取出。接着将梨切成一片片1厘米厚左右的薄片,随后将切好的梨和冰糖放入锅中,一般放入30克冰糖足以。接下来用小火慢炖15分钟左右,等待梨变软,变透明就做好了。


这道料理有润肺清热功效,大家不妨自己尝试一下哦。

从中医角度来看,惊蛰温差大,“滋阴补血”是这个时期养生的重点。惊蛰时节,通过食物给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活活血吧。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